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xiàn)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傳媒掃描

【人民網】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植物細胞“自殺神器”

2019-04-07 人民網 趙竹青
【字體:

語音播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近日,我國科學家在植物免疫研究領域取得歷史性的重大突破。研究首次發(fā)現(xiàn)植物細胞內存在一種“自殺神器”。它就是植物免疫關鍵因子——抗病蛋白組成的形似“風火輪”的抗病小體。研究成功解析了抗病小體的電鏡結構,從分子層面上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機制。

  這一發(fā)現(xiàn),為更好地利用抗病蛋白提供了新的可能?!袄每共〉鞍?,發(fā)展新的病蟲害防控手段,將大大減少化學農藥的施用?!敝袊茖W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院士說,抗病蛋白高分辨度結構和作用機制的解析,將為設計抗廣譜、持久的新型抗病蛋白,發(fā)展綠色農業(yè)奠定了核心理論基礎。

  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儉民團隊和清華大學柴繼杰團隊、王宏偉團隊聯(lián)合完成。相關成果以兩篇長文形式,于2019年4月5日發(fā)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上。

  像動物一樣,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也會不斷受到病毒、細菌、真菌、昆蟲的侵襲。周儉民告訴記者,經過漫長的進化,植物逐漸發(fā)展出一套復雜、精細的免疫系統(tǒng),能夠對這些入侵奮起反抗。其中的關鍵角色——抗病蛋白,作為監(jiān)控病蟲侵害的哨兵和動員植物防衛(wèi)系統(tǒng)的指揮官,被發(fā)現(xiàn)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人們仍然不清楚它們的工作原理。

  周儉民團隊在2008年提出了植物抗病的“誘餌模型”假說。此后的持續(xù)研究,又發(fā)現(xiàn)了多個支持“誘餌模型”的分子證據,以及病原細菌和植物之間令人驚嘆的攻防策略:病原細菌是通過向宿主發(fā)送“致病蛋白”來精準破壞植物的免疫力;而植物則利用特殊的“誘餌蛋白”,感知到致病蛋白的活動并將信息傳遞給植物的抗病蛋白,迅速激活免疫反應,清除細菌。

  抗病蛋白被激活后,又是如何工作的呢?柴繼杰團隊十幾年來長期致力于破解抗病蛋白結構這一世界難題,并在近年在解析與植物抗病蛋白相似的炎癥小體結構中取得突破。這為解析植物抗病蛋白打下了基礎。這次,三個科學團隊各展所長、通力合作,終于利用先進的冷凍電鏡方法,“看”到了抗病小體漂亮的“風火輪”結構。

  與此同時,植物抗病的神奇過程也獲得全面解析:被激活的抗病蛋白5個一組抱團形成“抗病小體”,作用于細胞膜后,引導受感染細胞“自殺”并與病菌同歸于盡,以保護其他健康細胞不受感染。

  研究還發(fā)現(xiàn),植物抗病小體的組裝方式、結構與功能,與動物免疫中的炎癥小體驚人地相似,展現(xiàn)了在不同生命形式中,進化對免疫形成的力量。

  研究闡明了抗病蛋白由靜息狀態(tài),經過中間狀態(tài),最終形成抗病小體的生化過程,揭示了抗病小體的工作機制。該項工作填補了人們25年來對植物抗病蛋白認知的空白,為研究其它抗病蛋白提供了范本。

  《科學》雜志同期發(fā)表了國際植物抗病研究權威科學家Jeffery Dangl和Jonathan Jones撰寫的專文評述,高度評價這一重大突破性成果:“首個抗病小體的發(fā)現(xiàn),為植物如何控制細胞死亡和免疫提供了線索”。《植物學報》同時發(fā)表國際著名植物抗病專家李昕等人的專文評述,將該項成果稱作“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

  英國皇家學會會士、歐洲科學院院士Kamoun教授甚至拍了一個短視頻來表達自己的興奮之情。他在視頻中說,“這真是一個令人震驚和漂亮的結構。更讓人振奮的是,他們提出了一個我們領域從未有過的全新模型,將會給植物免疫領域帶來很多啟示?!?/p>

打印 責任編輯:侯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