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10月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以下簡稱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10月8日確認公布了該臺發(fā)現的一顆新彗星,命名為C/2021S4(Tsuchinshan)。這顆彗星是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在2021年9月29日發(fā)現的。至今為止,已有7顆紫金山天文臺發(fā)現的彗星翱翔在宇宙星空中,其中有5顆以Tsuchinshan(紫金山的威妥瑪拼音)命名。
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顆彗星與太陽的最近距離為10億多公里,“相較于近地天體望遠鏡此前發(fā)現的兩顆彗星P/2007S1(Zhao)和C/2017(Tsuchinshan),這顆彗星的軌道更扁一些,所以軌道周期更長,繞太陽旋轉一圈大約需要1000多年。”
論軌道周期,這顆彗星還算不上最長。趙海斌介紹說:“1977年11月3日紫金山天文臺發(fā)現的一顆彗星C/1977 (Tsuchinshan),繞太陽旋轉一圈大約需要近百萬年?!?/p>
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擁有104/120厘米口徑的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這是我國目前口徑最大的施密特望遠鏡,是行星科學實測研究的專用設備,致力于太陽星系天體的編目和特性觀測,主要以近地小行星、主帶小行星、半人馬座小天體、彗星等新天體的發(fā)現和監(jiān)測為主要科學目標,并承擔可能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天體的發(fā)現和監(jiān)測任務,也是我國加入國際小行星預警網的主干望遠鏡。
(原載于《科技日報》 2021-10-11 01版)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