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jīng)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xiàn)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重要信息

揭示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

2020-10-13
【字體:

語音播報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世界范圍內(nèi),蝗災對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構成重大威脅。群聚信息素被認為是蝗蟲聚群成災的最關鍵因素,然而在50余年的研究中,沒有一種化合物能符合群聚信息素的所有標準,特別是沒有野外種群驗證證據(jù)。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團隊發(fā)現(xiàn)了一種釋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對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不同發(fā)育階段和性別都有很強吸引力,能夠響應蝗蟲種群密度變化,它的產(chǎn)生甚至可由4-5只散居飛蝗聚集而觸發(fā)。通過定位在錐型感器中的嗅覺受體OR35,蝗蟲能夠快速感應4VA從而聚集。室外草地和蝗蟲野外發(fā)生區(qū)(天津北大港)的區(qū)塊實驗共同證明,4VA對實驗室種群和野外種群均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蝗蟲群聚的奧秘,而且使蝗蟲的綠色和可持續(xù)防控成為可能。該研究成果于2020年8月12日發(fā)表于《自然》,在國內(nèi)外引起較大反響。美國科學院院士萊斯莉·沃斯霍爾在同期《自然》上為該項工作撰寫專文,德國馬普化學生態(tài)研究所所長比爾·漢森對該項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相關鏈接:

  科學家揭示蝗蟲聚群成災的奧秘 

  

飛蝗群聚信息素4VA的鑒定與功能研究

打印 責任編輯:任霄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