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南海中央海盆的殘留擴張脊在哪里?為什么近南北走向的中南—禮樂轉換斷裂與西南次海盆和中央海盆擴張脊都是呈大角度斜交?針對這兩個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珍等聯(lián)合攻關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fā)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地球物理學研究:固體地球》)雜志。
南海是全球最大的邊緣海盆地之一,構造類型多樣,其演化歷史在全球邊緣海系統(tǒng)中具有代表性。然而南海殘留擴張脊位置以及轉換斷層位置和走向等問題,即使在國際大洋發(fā)現(xiàn)計劃(IODP)349航次執(zhí)行以后還是沒法回答。為了充分利用大洋鉆探樣品提供的高分辨率信息,研究人員對349航次巖芯內(nèi)近300條節(jié)理、巖脈和擦痕面等微觀構造進行了分析和古地磁校正,獲得了南海海盆17 Ma以來的高分辨率構造變化歷史,揭示了南海海盆在南東向擴張之后還經(jīng)歷了一期短暫(~1 Myr)的近南北向擴張,才徹底停下來。
為了驗證微觀構造分析的準確性,孫珍和合作者對區(qū)域內(nèi)重、磁、震、OBS、海底地形和震源機制解等數(shù)據(jù)進行了綜合分析,在與微觀構造一致的基礎上,確認了中央海盆殘留擴張脊應與海山鏈分布一致,與西南次海盆一樣,殘留擴張脊的上地殼表現(xiàn)為低速特征。伴隨擴張方向從南東向轉為近南北向,位于中央海盆和西南次海盆殘留擴張脊之間的中南—禮樂斷裂就轉成了近南北向。
該成果不僅解決了南海海盆擴張歷史研究中長期爭議的基礎科學問題,而且開辟了一條聯(lián)合運用微觀構造和宏觀地球物理方法解決構造爭議問題的道路。
該論文共同作者包括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丁巍偉、同濟大學教授趙西西、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員邱寧和特聘研究員林間、浙江大學教授李春峰,研究得到廣東省基金團隊、中科院盧嘉錫國際團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IODP的共同資助。
IODP349航次巖芯顯微構造分析
聯(lián)合運用微觀構造和宏觀地球物理方法提出的南海最晚期的擴張歷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