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脊髓損傷導致病變部位產(chǎn)生纖維瘢痕,被認為是神經(jīng)再生的障礙。關于纖維化瘢痕的來源是領域內(nèi)長久爭論的問題。一般認為,在非穿透性脊髓損傷中,纖維瘢痕細胞主要來源于血管周圍成纖維細胞;而在穿透性脊髓損傷中,瘢痕主要來源于脊膜成纖維細胞。有研究認為,在穿透性和非穿透性脊髓損傷中,纖維瘢痕細胞主要源于周細胞。亦有研究發(fā)現(xiàn),完全消融纖維瘢痕不利于損傷的修復,而部分減少纖維瘢痕會促進脊髓損傷恢復,提示脊髓損傷后纖維瘢痕細胞功能存在異質(zhì)性。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戴建武團隊將單細胞測序和譜系示蹤相結合,分析脊髓損傷纖維瘢痕的細胞組成、分布、來源和功能。該團隊利用單細胞測序對細胞進行分析,確定了周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血管成纖維細胞、脊膜成纖維細胞特異表達的基因。進而,該團隊利用譜系示蹤與單細胞測序結果聯(lián)合分析發(fā)現(xiàn),無論穿透性還是非穿透性脊髓損傷,周細胞/平滑肌細胞均不是纖維性瘢痕的主要來源,而脊膜成纖維和血管周圍成纖維細胞則是瘢痕的主要來源;脊髓損傷后,來源于蛛網(wǎng)膜和硬膜的成纖維細胞主要分布在脊髓損傷中心,而血管周圍成纖維和軟膜成纖維細胞主要分布在損傷兩端;脊膜來源的成纖維激活后表達高水平的膽固醇合成以及I型膠原和纖連蛋白等外基質(zhì)基因,而血管周圍成纖維細胞和軟膜成纖維細胞高表達IV型膠原和層粘連蛋白等外基質(zhì)基因,并參與脂質(zhì)轉運和血管生成。
上述研究解析了脊髓損傷纖維瘢痕的細胞組成和來源異質(zhì)性,回答了領域內(nèi)長期爭論的科學問題,并進一步闡明了不同來源纖維性瘢痕的分布和功能的差異,為針對不同纖維瘢痕特征進行特異性調(diào)控奠定了理論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以Heterogeneous fibroblasts contribute to fibrotic scar form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mice and monkeys為題,發(fā)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的支持。
脊髓損傷后纖維瘢痕異質(zhì)特征示意圖。A為正常脊髓,B為損傷后脊髓。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