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xiàn)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傳媒掃描

【中國科學報】傳道授業(yè)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2015-02-16 中國科學報 沈春蕾 王曉斌
【字體:

語音播報

前一為王崇琳 王曉斌供圖

  “有教材了,上相圖課就更方便了?!?/p>

  “你們不用擔心我的身體,我沒有問題?!?/p>

  “這個學期可以安排相圖課,化療一結束就可以正常開課?!?/p>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王崇琳生病期間還惦記著他的相圖課,惦記著他的學生們。這些年來,王崇琳一直心系教學,是一位備受學生們喜愛的老師,他曾多次作為優(yōu)秀教師代表出席新生的開學典禮。

  獨特的教學模式

  上世紀80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在這個春天里,王崇琳被金屬所選派到德國馬普學會金屬研究所進修,從事計算相圖學習和研究,從此他便與相圖結下了不解之緣。

  回國后,雖然由于各種原因,王崇琳未能繼續(xù)他的相圖研究,但當研究生部邀請他為研究生開設相圖課時,他欣然答應,并一上就是二十多年。

  一個學生回憶說:“王老師上課有三個特點,一是教學全部按照德國式相圖課教學模式,一邊講理論課,一邊帶領學生做相應的練習,每次練習都作為對學生的考績;二是他的課都是安排在晚上,這樣就不會影響到其他課程,時間支配起來就更方便了;三是上課前他必喝罐啤酒,讓自己興奮起來,這樣講起課來就更有激情。”

  王崇琳所選的練習內容許多是從已發(fā)表的學術論文中選取的實例,對學生們應用相圖知識非常有益,因此每次授課前他都要查很多資料,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以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他曾笑言:“晚上上課講話多了,太興奮,經常后半夜兩三點鐘還無法入睡,睡不著干脆起來批改練習,對此家里人都非常有意見?!蓖醭缌障M麑W生們聽課也要興奮起來。

  王崇琳經常大面積口腔潰瘍,一發(fā)作就是幾個月,講話都很吃力,他抹上藥繼續(xù)給學生上課。

  如今,王崇琳講授的相圖課已經成為金屬所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

  嘔心瀝血編教材

  王崇琳在國內粉末冶金界很有點人緣,有人表示愿意出錢幫他出粉末冶金方面的書,他不為所動,但是為了相圖課的教學而寫書時,他卻放下很多手上的研究工作。

  從1987年開始,王崇琳為金屬所研究生開設“相圖理論及其應用”課程,每次授課盡可能地在原講義基礎上補充新的內容,《相圖理論及其應用》一書就是在他多年講義的基礎上撰寫完成的。

  2005年,在金屬所研究生部的推薦下,經過研究生院組織的專家評審,王王崇琳申報的《相圖理論及其應用》一書,獲得了研究生院研究生教材出版基金的支持,確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開始寫書的時候,王崇琳發(fā)現(xiàn)原來積累了大量的資料中,無論是一個結論,還是一張圖表,都必須一一弄清楚,查清出處,搞懂真正含義,否則就可能會誤人子弟。為此他重新查閱原始資料,遇到自己過去沒有弄清楚的知識,還要找相關的專家請教。

  2005~2007年底,歷時兩年多的時間,王崇琳邊學習,邊整理書稿,一絲不茍地對待每一處細節(jié)。2007年6月,他開始出現(xiàn)類似腹瀉的癥狀,一個月一兩次,一個月后便頻繁發(fā)作,再后來就是便血。

  當時,家里人、身邊的同事和衛(wèi)生所的大夫都催他早去醫(yī)院檢查,甚至幫他作好了安排,但是他硬挺著不去,因為他心里清楚如果去了醫(yī)院,他就難以將書稿完成了。

  直到2007年9月底,王崇琳把書稿寄給出版社后,才去醫(yī)院檢查身體,此時他已經耽誤了近4個月的治療。

  寓教于樂的老師

  為了全力撰寫教材《相圖理論及其應用》,王崇琳的相圖課暫停了兩個學年,選修該課的學生已經達60多人,因此,手術后王崇琳多次向研究生部表達希望盡快給他安排課程的愿望。

  2008年的夏天,經過了兩次手術、兩次化療和30次放療,王崇琳再次出現(xiàn)在研究生教育大廈的辦公室中時,他人已經明顯地清瘦了許多,但精神飽滿,見到他的人根本無法將癌癥與他聯(lián)系到一起。王崇琳多次要求能在秋季學期盡快給他安排課程。

  他說:“完成撰寫教材是我最大心愿之一,能用自己寫的教材給學生上課,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之一?!彼X得能夠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件很快樂的事情,心情愉快會更有利于身體康復。

  王崇琳把為學生們上課當作快樂的事,他說人應該做鋪路石、做梯子。他把自己對相圖研究的熱愛,轉化為對相圖教學的熱愛。他覺得自己的研究生命,如果在學生們的身上得到延續(xù),就是一種最大的快樂。

  王崇琳從另外一條途徑實現(xiàn)了他的相圖夢想——教書育人,中科院朱李月華優(yōu)秀教師獎就是對他成績的肯定。

  人要有一種追求,一種精神的追求。探索科學是一種追求,培養(yǎng)未來探索科學的人才同樣是一種追求。探索科學需要有一種精神,培養(yǎng)學生更需要一種利他的奉獻精神。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王崇琳在奉獻自己的同時,也在豐富和快樂著自己。

  (原載于《中國科學報》 2015-02-16 第7版 學人)
打印 責任編輯:侯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