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葉叔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為上海成為SKA的亞太區(qū)域數(shù)據處理中心做一些推進。記者葉辰亮攝
人生的河流,流淌到90歲的“界碑”。6月21日,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為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科院院士葉叔華舉行了90華誕學術研討會。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為上海成為SKA (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 的亞太區(qū)域數(shù)據處理中心做一些推進——這個項目建成要在2030年,運行的時間可達50年。她希望中國在這個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國際合作項目中不要缺席。
創(chuàng)新的機會,中國永遠不要錯失。這句話,葉先生踐行至今——從奠基我國世界時系統(tǒng),到創(chuàng)立天文地球動力學,支持在南極建天文臺、月基望遠鏡,如今又積極推動中國參與SKA項目。她深知,不錯失今天的機會,才有明天的得占先機。
機會就在你面前,怎么可以不抓住它
在國際天文學領域,葉叔華非常有威望。這種威望的建立,在于她對于創(chuàng)新機遇的敏銳感知力,以及抓住機會的魄力。
回憶過去,她說自己無非是要去抓住難得的機會:“機會就在你面前,怎么可以不抓住它!”她堅信,如果一件事情只有40%的希望,只要不斷努力,希望就會變成60%、70%,最后也許就做成了,可如果不努力,那么40%的希望也會慢慢歸零。
“文革”剛結束,她從國外資料上看到國際上正在發(fā)展甚長基線干涉(VLBI) 射電望遠鏡,這是一種分辨率很高的設備,可用在多種天文觀測和深空探測等方面。當機會到來時,她立刻提出了項目設想,終于爭取到支持。
1988年,全球放棄傳統(tǒng)的時間觀測技術,改用人造衛(wèi)星激光測距技術、人造衛(wèi)星多普勒技術等新技術來進行時間測量。此時,上海天文臺已發(fā)展起了包括射電干涉在內的各項新技術。正因為葉叔華當初的魄力,中國天文界不僅保持了天文測時的領先地位,還發(fā)展起了精度達到厘米級的大地觀測系統(tǒng),開辟出天文地球動力學的新方向。
此外,她還發(fā)起成立了亞太空間地球動力學國際合作計劃,任該計劃主席。她參與倡導將VLBI技術用于我國空間探測,2007年VLBI技術成功應用于“嫦娥一號”探月工程中。
無用之中有大用,為天文“燒錢”值得
被善于捕捉創(chuàng)新機會的葉叔華所牽念的SKA,究竟是個什么樣的項目?
SKA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孔徑望遠鏡,作為一個國際大科學工程,它由分布在南非及南部非洲8個國家的2500個高頻蝶形天線,以及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沙漠無線電寧靜區(qū)域的上百萬個偶極子低頻天線組成,并將在各大洲設科學數(shù)據分中心。
這些相隔3000公里的望遠鏡建成后,將組成比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望遠鏡靈敏上百倍、巡天速度提高上萬倍的超級望遠鏡,科學家希望借此實現(xiàn)探尋“宇宙第一縷曙光”、利用脈沖星測引力波、檢驗引力理論等科學目標。
這個大科學工程項目預計耗資65億歐元,當然,這筆巨大資金需要全球募集。為這樣一個純科學項目投入,是否值得? 葉叔華認為,很多基礎研究都是“無用之中有大用”。
全世界統(tǒng)一使用的標準時間,是以地球自轉運動為基準,通過對準天上一個個天體,報出精準時間。1914年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的前身徐家匯觀象臺,就參與了世界時的測定工作。葉叔華記得,剛到觀象臺工作時,使用的設備十分陳舊,每天的工作也很枯燥。她說,是測繪部門的抱怨,使她意識到了天文授時的“大用”?!百Y源勘探、水利鐵路、全國測繪地圖、地面與空間導航……原來有這么多部門等著我們的數(shù)據?!?958年,葉叔華挑起了建立我國“綜合世界時服務系統(tǒng)”的重擔。
葉叔華經常說,天文學家探索宇宙,會提出很多極高的技術需求,這些高難度技術一旦挑戰(zhàn)成功,就會帶來更多的應用可能,在為人類獲得更多新知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發(fā)展。
所以,她希望上??梢詤⑴c到SKA的項目中,并爭取成為亞太區(qū)域數(shù)據處理中心,“我希望在今后幾年,能將這個項目開個頭,這是我現(xiàn)在的心愿?!?/p>
?。ㄔd于《文匯報》 2017-06-22 06版)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