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超26.7萬次,這是中科院沈陽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網自2016年6月1日上線一年多時間的訪問量。”7月19日,沈陽分院院長助理、科技合作處處長李明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相當于我們科技處每人每天接待來訪75次。”
目前,因科技界與產業(yè)界信息不對稱,使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閣、制約科技成果轉化?!懊鎸χ锌圃?00多個研究所、幾萬名專家,地方政府和企業(yè)就是有難題,也不知道如何能找到合適的成果和專家,猶如大海撈針、無從下手?!崩蠲髡f。
因此,如何做好科技成果供給側改革,將中科院科技成果和專家團隊及時、便捷地推送到企業(yè)家們的眼前,成為加快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一項重要課題。
沈陽分院在總結院地合作工作時發(fā)現(xiàn),目前中科院科技成果信息交流主要有幾種形式:一是接待政府和企業(yè)家代表團到訪工作,其核心部分就是雙方交流供需信息,受眾一般20~50人;二是在各地舉辦的科技成果對接會,主要解決的是科技成果信息大范圍發(fā)布,受眾一次最多500人;三是各研究所的網站,但目前全院多數(shù)研究所并沒有設立專門的成果轉化網頁,而且一般只介紹研究所成果,不介紹專家信息。
李明指出:“以上這些科技信息交流手段傳播效率較低,也是影響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的一個重要因素?!?/p>
為此,中科院沈陽分院運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互聯(lián)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系統(tǒng),推動科技成果發(fā)布的供給側改革,征集并整理中科院1000項科技成果和100個專家團隊。
李明介紹道:“我們歷時一年時間,征集、整理了以沈陽分院系統(tǒng)內研究所為主、院內其他研究所為輔的科技成果和專家團隊信息,同時通過制作手機App應用和沈陽分院官方微信鏈接等手段,建成了沈陽分院科技成果信息網?!?/p>
以山東省經信委組織的“山東企業(yè)沈陽分院科技行”活動為例,沈陽分院提前將科技成果網站及手機App向來訪企業(yè)推薦。濰柴股份、莒州集團、泰山鋼鐵、金升有色等來訪企業(yè)通過科技成果信息網,提前熟悉了材料加工與模擬技術、鎂基輕質材料及其應用、塑性加工先進技術、激光沖擊強化技術等團隊的研究內容及典型轉移轉化案例,使對接更加具有針對性。
在來訪交流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基于對李殿中研究員、陳榮石研究員等專家研究方向的了解,在發(fā)動機輕量化、耐磨耐熱材料、鋼鐵深加工、銅材高效利用、表面防護等具體問題上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交流,原本需要籌備1周、舉行1天的對接活動在3個小時內就產生多項合作意向,對接成效顯著。
李明最后說:“一年多來,科技成果信息網和手機App被大量訪問和下載,節(jié)約了專家和企業(yè)家互相了解的時間,提升了對接效率?!?/p>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