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jīng)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xiàn)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傳媒掃描

【科技日報】炫科技酷產(chǎn)品亮相高交會

2017-11-17 科技日報 劉傳書
【字體:

語音播報

  11月16日,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光啟展臺上曾到過臨近空間暢游的小烏龜和帶它去的生命保障艙。記者劉傳書攝

樂聚機器人在工作人員的遙控指揮下踢足球。

  工作人員展示可以直接冷凝空氣中水分子,經(jīng)過凈化過濾制成直飲水的空氣制水機。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11月16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開幕,集中展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科技、綠色低碳、數(shù)字創(chuàng)意等領域最新的技術和應用成果,有超千項炫酷科技登場亮相,為觀眾獻上一場視覺上的盛宴,讓人感受最前沿的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

  參觀者一進深圳會展中心主入口就會被深圳光啟集團的展位吸引。這里展出包括飛行包、GILO轉子發(fā)動機、Mini云端號、動力傘和“旅行者”號等顛覆性科技產(chǎn)品。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光啟展臺不僅高科技產(chǎn)品薈萃,還出現(xiàn)一件活體展品——一只活體黃頭側頸龜。這只烏龜名叫“小云云”,隨著今年10月25日臨近空間飛行器“旅行者”3號試飛成功,進入臨近空間飛行4個多小時完成生保測試后安全返回,它也被媒體賦予“近太空第一龜”的稱號。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的“小云云”狀態(tài)良好,再次表明光啟臨近空間探索技術的進步,我國對臨近空間的探索取得重大進展。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展臺也饒有興趣地聽取了光啟未來技術、超材料技術成果及最新進展的匯報。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展示通過生物3D打印技術再造的“人工卵巢”,這一神奇技術能幫助患者恢復卵巢功能,懷上寶寶。通過生物3D打印技術打印一個生物“支架”,把患者含有未被激活的卵泡的皮質(zhì)碎片放進或打印進該支架。支架是經(jīng)過配比的生物材料和營養(yǎng)因子,可以提供激活卵泡和促使卵泡發(fā)育的條件。然后將這個“人工卵巢”移植給患者,讓患者恢復卵巢功能。

  運動衣能聽懂你的心跳。沒錯,這就是阿木運動心電衣,一款通過心電圖分析運動情況、調(diào)整運動節(jié)奏、守護運動安全的智能運動衣。穿著它,跑起來倍兒安心!因為它能實時監(jiān)測心率狀態(tài),引導健康運動。對用戶運動過程中的心率進行實時監(jiān)測,讓用戶隨時掌握自己的心率變化,一旦心率超出健康范圍,設備指示燈及手機APP將會給予用戶提示,降低運動風險。還可以記錄心臟健康信息,有效預警潛在風險。通過對用戶心電信號的分析處理,后臺能夠得出用戶的多項心臟健康指標,從而全面評估用戶的心臟健康信息,并提供預防及康復建議。它還能分析體質(zhì)特征,合理定制跑步計劃。

  在以藍色和白色為主色調(diào)的中廣核展廳,兩款核電機器人被擺放在突出位置進行展示。一款是今年5月剛通過驗收的核電站蒸汽發(fā)生器二次側爬壁機器人,它可在狹小空間下穩(wěn)定爬壁,具有多傳感器、柔性伸縮機械手、多關節(jié)機械臂和耐輻射高清攝像能力,目前已在大亞灣核電站實現(xiàn)了示范應用,效果良好。爬壁機器人系統(tǒng)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國外核心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nèi)空白,將大幅降低核電站運維費用,提高我國核電站此類檢查設備的國產(chǎn)化程度,提升核電站運維的安全性。另外一款是蒸汽發(fā)生器二次側視頻檢查機器人,它可算是“千里眼”,可攜帶不同末端執(zhí)行器對蒸汽發(fā)生器二次側筒體內(nèi)壁、傳熱管進行全方位的視頻檢查。

 ?。ㄔd于《科技日報》 2017-11-17 04版)

打印 責任編輯:侯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