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傳媒掃描

【新華社】當防護林“老”了怎么辦?——新疆科研人員探索優(yōu)化防護林體系

2024-06-17 新華社
【字體: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員利用集沙儀測量防護林的阻沙率(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攝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的科研人員在測量扦插育苗的檉柳生長情況(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攝

維吾爾族農民柔孜托合提·托合提庫爾班使用手鋸為檉柳平茬(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攝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紅柳平茬試驗田(6月1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阿曼 攝

仲夏時節(jié),維吾爾族農民柔孜托合提·托合提庫爾班揮動著手鋸,沿著樹干上一道明黃色的線,將一株檉柳攔腰截斷。

“這樣砍林子,換平時可不敢。”柔孜托合提說,這里缺水、干燥、風沙肆虐,長一棵半人高的灌木得兩三年時間。

柔孜托合提住在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區(qū)策勒縣,就在這片長滿了檉柳、梭梭和沙拐棗的灌木林附近。從這片林子向西北方4公里,就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這道明黃色的線是科研人員統一標記的。經過數十年造林,一些地方的防護林枯枝越來越多,面臨衰退和老化,防護林老了怎么辦?砍還是不砍?一直是個難題。

策勒縣城,歷史上曾因風沙侵襲3次被迫搬遷。沙臨城下之際,新疆地方政府和中國科學院決定在1983年在此建立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該站研究人員趙廣興博士說,從去年開始,在地方林草部門支持下,科研團隊在500畝灌木林上實施了一項致力于防護林體系優(yōu)化的科研項目。

“別看柔孜大叔揮舞著鋸子,他可不是在砍樹,而是在平茬?!壁w廣興說,平茬就是在不同高度進行砍伐處理。平茬后,防護林枯萎的部分不再搶占土壤中的水和肥,會有利于新發(fā)出的根系、枝椏生長。不過,一些剛剛平茬過的灌木林看起來比其他林子更稀疏,不禁讓人疑惑:這會影響到它們的防沙效果嗎?

這也是科研人員的關注重點。趙廣興在平茬后的防護林,以及未平茬的防護林下風處都架設了集沙儀,這種高度2米多的設備主要用來測定防護林的阻沙率,“通過對集沙儀中的沙子稱重,我們發(fā)現平茬并沒有讓防護林的防沙效果減弱?!?/p>

在研究站幫工的柔孜托合提幾乎全程參與了平茬實驗。經過一年的觀察,他發(fā)現檉柳的葉子長得更多了,整個林子變得更茂密了。

鋸下來的檉柳樹枝也不會被浪費。趙廣興說,一部分枝條將被制作成生物肥料,還有一部分被挑選出來,剪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用于扦插育苗,“在滴灌的滋潤下,5個月后它們就能長到2米高,可以為今后造林提供種苗?!?/p>

科研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長曾凡江研究員告訴記者,經過一年的實驗初步發(fā)現,夏季平茬更新使檉柳相對生長速率提升1.13倍,新發(fā)枝條數提升1.5倍,且未顯著影響防護林林分的防風固沙效益。

曾凡江說:“對檉柳等灌木林平茬更新的研究還需持續(xù)深入,搞清楚平茬高度在多少最合適、不同季節(jié)的平茬強度等具體問題,除了灌木,未來也會對更高大的喬木進行研究,解決那些因為種植密度過高等原因帶來的防護林老化問題?!?/p>

自我國提出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zhàn)以來,處于風沙前沿的策勒縣,已圍繞全縣3個風口著手建設“三大生態(tài)屏障”,依托國道、高速、鐵路策勒段3條道路建設“三條綠色長廊”。

策勒縣林業(yè)和草原局防沙治沙監(jiān)測中心主任圖爾洪·加帕爾認為,科研人員正從事一項非常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他們的探索不僅有利于優(yōu)化防護林體系建設,也會幫助各地更科學有效地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打印 責任編輯:侯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