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瑞典林雪平大學科研團隊制備出只有單原子層厚度的黃金薄片“金烯”,拓展了金的特性,可應用于二氧化碳轉化、制氫和生產(chǎn)增值化學品等。相關研究成果4月16日發(fā)表于《自然-合成》。
材料在極薄時會展現(xiàn)出超乎尋常的特性,例如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就是一種單原子層厚度的碳材料。金通常屬于金屬,但若達到單原子層厚度,就可以成為半導體??茖W家一直嘗試制備單原子層厚度的金,但由于金原子容易聚集到一起而未能成功。
在這項研究中,科研團隊首先使用了一種鈦硅碳化物導電陶瓷,硅在其中以薄層形式存在。該材料上被涂覆一層金并加熱到高溫后,硅層會被金層取代,形成鈦金碳化物。之后,科研團隊采用日本發(fā)明的化學試劑“村上試劑”進行濕法蝕刻,去除碳殘留物,從而分離出鈦金碳化物中薄薄的金層,破解了金的分離難題。
通過調(diào)整試劑的濃度和蝕刻時間,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試劑濃度越低、蝕刻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且整個蝕刻過程必須避光,以防止因光照生成氰化物溶解掉金。他們添加了表面活性劑以分隔和穩(wěn)定金層,避免二維金材料卷曲,最終成功從溶液中收集到金層,并利用電子顯微鏡確認制備成功。
科研團隊表示,當金轉變?yōu)槎S材料后會具有許多新的特性,未來可用于二氧化碳轉化、氫氣催化與生產(chǎn)、增值化學品的選擇性生產(chǎn)、水凈化、通信等。下一步,他們將研究是否能對其他貴金屬進行同樣的處理,并確定新材料的其他應用。此外,通過這種方法處理后,金在各種應用中的用量將大大減少。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4-00518-4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