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xiàn)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每日科學

愛因斯坦是對的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黑洞邊緣的“宇宙瀑布”

2024-05-17 中國科學報
【字體:

語音播報

研究人員首次發(fā)現(xiàn)了黑洞周圍一個被稱為“吸入?yún)^(qū)”的神秘區(qū)域。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曾預言這個區(qū)域,在這里,物質不再圍繞黑洞旋轉,而是直接落入其中,但之前從未觀測到。相關論文5月16日發(fā)表于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研究“吸入?yún)^(qū)”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多黑洞形成和演化的認知,同時也揭示了關于時空基本性質的新信息。

無論任何物質,當太靠近黑洞時就會被撕裂,并在后者周圍形成一個名為吸積盤的軌道環(huán)。廣義相對論預測,吸積盤應該有一個內部邊界,一旦越過這個邊界,沒有任何物質能夠繼續(xù)繞黑洞運行,相反,它應該直接墜入黑洞,并且在下落的過程中迅速加速到接近光速。

“這就像一條河流變成了瀑布,但在此之前,我們只看到了這條河流?!庇=虼髮W的Andrew Mummery說,“如果愛因斯坦是錯的,那么這條河流會一直穩(wěn)定下去。然而現(xiàn)在我們第一次看到了瀑布,這表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Mummery和同事在一個雙星系統(tǒng)中的黑洞周圍發(fā)現(xiàn)了“吸入?yún)^(qū)”的證據(jù)。這個名為MAXI J1820+070的雙星系統(tǒng)距離地球約1萬光年。他們使用美國太空X射線望遠鏡——核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的數(shù)據(jù),建立了來自黑洞吸積盤的光模型。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除了包括吸積盤發(fā)出的光外,只有同時還包括“吸入?yún)^(qū)”物質發(fā)出的光時,這個模型才與數(shù)據(jù)相符合。

沒有參與這項工作的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Greg Salvesen說:“以前我們認為,任何越過這個邊界的物質在墜入黑洞之前,都沒有時間發(fā)出真正明顯的輻射,所以研究人員什么也看不到。但事實證明,這個急劇下落的區(qū)域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額外光線?!?/p>

這種額外的光線可以解決X射線天文學中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即黑洞的自轉速度似乎比理論預測的要快。黑洞自轉與其周圍區(qū)域的亮度是相互關聯(lián)的,因此增加一些額外的光可以使自轉速度與預測一致。

Salvesen說:“黑洞自轉告訴人們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能夠更好地測量它,我們就可以回答天體物理學中的許多問題?!?/p>

這其中包括引力和時空本質的問題,因為“吸入?yún)^(qū)”是人們可以觀察到的宇宙空間中最極端的區(qū)域之一。它剛好在視界之外,而視界之外的引力是如此之強,任何物質,甚至是光都無法逃脫。

“從技術上講,如果該物質搭乘一枚火箭,就可以逃離這個急劇下落的‘吸入?yún)^(qū)’,但它注定要被毀滅,因為其軌道已經變得不穩(wěn)定,并迅速加速到接近光速?!盡ummery說,“這些物質回來的可能性等同于瀑布邊緣的水倒流?!?/p>

現(xiàn)在,研究人員正試圖對這些奇怪的“宇宙瀑布”進行更多觀察,以闡明這一非凡區(qū)域的情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ras/stae1160

打印 責任編輯:梁春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