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shù)方面的最高學術(shù)機構(gòu)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shù)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lǐng)導集體
機構(gòu)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眾所周知,人類在地球上已經(jīng)生存了10萬年,發(fā)展出了高度智慧的文明。但人類文明在地球上的存續(xù)和在宇宙中的擴張,都依賴于我們對未知世界和未知領(lǐng)域的探索,依賴于在此過程中人類能力的增長。而下一個10萬年,人類又將面對何種挑戰(zhàn)?
11月19日,理解未來講座第35期在中國科技館開講。中國首位卡爾·薩根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帶來了題為《讓人類再生存10萬年》的精彩演講。
鄭永春說,在地球毀滅之前,肯定是人類先毀滅,在面臨重大天文災難、流行疾病、超級地震、海嘯等的時候,我們不能期望像科幻大片中一樣,能及時得到拯救。人類未來最可能遇到的災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這個幾率遠高于外星人攻擊和超新星爆發(fā)。
他認為,只有更全面地理解自然,人類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這就是我們做科學研究的目的之一。2018年,我國將采集月球巖石返回地球;2020年將發(fā)射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2022年前后將建立自己的空間站。未來,一方面,我們要深刻理解我們的星球,看它朝什么方向演化,是否面臨重大危機;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勇敢向外探索,了解可能宜居的其他星球,發(fā)展新型航天技術(shù)。
浩渺宇宙,星漢燦爛,即使自稱萬物靈長的人類目前對自身和外界的了解都還非常有限。10萬年不該僅僅是生存之問,還應該是科學之問、真理之問。朝聞道,夕死可矣,試想如果人類還能夠繼續(xù)堅持探索10萬年、前進10萬年,這本身就足以令人激情澎湃、熱血沸騰。
(原載于《科技日報》 2017-11-24 05版)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