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xiàn)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傳媒掃描

【中國新聞網】專家:詳解發(fā)現(xiàn)火星大氣消失之謎的“馬文”號

2015-11-06 中國新聞網
【字體:

語音播報

  當?shù)貢r間2015年11月5日,美國華盛頓,美國宇航局(NASA)發(fā)布了“火星大氣與揮發(fā)物演化”探測器(MAVEN)最新成果。

  美國宇航局(NASA)5日再次宣布有關火星探測的一項關鍵性發(fā)現(xiàn):由于火星沒有磁場保護,使得太陽風將大氣吹散,從而造成了目前火星寒冷干燥的氣候。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鄭永春博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向網友介紹此次重大發(fā)現(xiàn)背后的功臣——“火星大氣與揮發(fā)演化探測器”。

  鄭永春介紹稱,NASA的“火星偵察兵計劃”包括一系列小型、低成本的火星探測器。2007年發(fā)射的“鳳凰”號是該計劃中的首次任務。2008年9月15日,“火星大氣與揮發(fā)演化探測器”(MAVEN),即“馬文”號被列入2013年的第二次火星偵察兵計劃。第三次火星偵察兵計劃計劃于2018年執(zhí)行。

  2013年11月18日,“馬文”號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fā)射。經10個月的行星際飛行,在2014年9月21日抵達火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開展對火星大氣層的精細探測和研究,研究火星氣候演化歷史。

  鄭永春稱,“馬文”號沿橢圓軌道繞火運行,與火星表面的最近距離約為150千米,最遠距離卻達約6000千米。運行期間,“馬文”號至少5次從數(shù)千千米的高空沖下,扎進火星大氣層,在距離火星表面僅124千米的低空呼嘯而過。這樣的“親密接觸”意在讓馬文號親臨“品嘗”火星大氣層的“味道”,采集大氣樣本進行分析。

  “馬文”號的設計壽命為一年,如果探測器狀態(tài)正常,它將繼續(xù)工作10年,覆蓋整個太陽活動11年周期,任務拓展期除了開展科學探測外,還可以作為在火星表面工作的火星車的通信中繼平臺。

  鄭永春稱,火星數(shù)十億年前曾經擁有大氣層和液態(tài)水,曾經適合生命繁衍。但如今的火星卻是一個冰冷的不毛之地,曾經濃厚的大氣層現(xiàn)在卻變得十分稀薄??茖W家推測,火星可能經歷過重大變化。通過“馬文”號的探測,人類首次直接測量火星大氣層,回答了火星濃密大氣層消失之謎。

打印 責任編輯:侯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